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目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存在的问题:
(1)固含量较低:目前水性聚氨酯(WPU)的固含量能达到45% 体系较少,导致干燥和运输费用成本高,而提高固含量导致体系黏度有所增大,造成乳化分散困难,乳液稳定性降低。
(2)干燥固化速度慢:水的比热容和蒸发潜热高,所以水的挥发、干燥慢,从而导致胶粘剂的固化时间久,增加了能耗,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3)润湿性能较差:水的表面张力比普通溶剂大三倍,以水作为溶剂,对低能表面润湿能力较差。
(4)初黏性能较差:未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相比改性后的初黏性差,对施工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5)耐水性能、耐热性能较差:大多数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为线型热塑性,再加上其分子链上含有亲水基团,因此导致耐水性能和耐热性能较差。
(6)贮存稳定性较差:存储稳定性随着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体系固含量的增大及交联度的增大而变差。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趋势:
如今,随着环保政策要求越来越严格,对胶粘剂性能的环保要求必将越来越高,所以复合材料的绿色化、环保化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胶粘剂中减少VOC含量的需求也将愈加急迫。因此,以下提到的几点必将成为水性聚氨酯未来发展趋势。
(1)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粘接强度,尤其是初始粘接强度,缩小其与传统溶剂型 PU 之间的差距。在合成水性聚氨酯的过程中要较少或完全不使用有机溶剂,从而真正地达到环保方面的要求,提高合成水性聚氨酯的固含量来减少运输和使用的成本。
(2)利用生物质资源来改性水性聚氨酯,比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及天然松香树脂等改性水性聚氨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纤维素、淀粉等,尤其是纤维素作为一种可降解、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在航天和医学方面等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近年来,如何更加充分、高效地利用纤维素已成为众多科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用生物质资源改性水性聚氨酯将成为未来改性水性聚氨酯的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