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树脂耐介质性的辨析
酯树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一样,该树脂一般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为了使聚氨酯树脂具有亲水性,必须在材料中引入亲水组分,如离子基团或醚键等强亲水基。而强亲水基的引入往往对材料的耐介质性能起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树脂的耐水、耐碱、耐溶剂等性能比油性聚氨酯材料差。
开发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过程中发现,树脂在耐水、耐碱、耐溶剂等方面的表观行为并不一致。在耐水方面,主要表现在介质对膜的内部渗透引起溶胀破坏为主;在耐碱方面,主要表现在介质对膜的表面溶蚀破坏为主;在耐溶剂方面,主要表现在介质对膜的内部渗透和表面溶蚀共同作用。
以下是具体的说明数据。
1, 耐水性
吸水率指的是树脂膜片浸入水中所吸收水的重量对其浸水前实测重量的百分率。吸水率越高,说明树脂耐水性越差,反之,则树脂耐水性越好。
以下是树脂吸水率变化:
随着树脂膜在水中的浸泡时间越长,重量增加越大,并增加速度呈下降趋势,膜的外观逐渐变不透明,但膜的表面并没有发粘或溶蚀的痕迹出现。将膜烘干后重新测其模量,数据如下:
树脂膜泡水后,模量呈减小趋势,泡水时间越长,模量减少值越大。且模量的减小速度和吸水率的增大速度相一致。
2,耐碱性
膜浸入10%NaOH水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膜重量增加的情况如下图:
随着膜在NaOH水溶液中浸泡的时间越长,膜的重量呈均匀减小的趋势,且膜的外观基本没有变化,仍呈透明状,但表面发粘较严重,肉眼观察有溶蚀的痕迹,说明膜的表面被逐步溶解。将膜烘干后重新测其模量,数据如下:
树脂膜泡碱水后,模量呈减小趋势,浸泡时间越长,模量减少值越大。且模量的减小速度和吸水率的增大速度相一致。
3,耐溶剂(10%乙醇水溶液)
膜浸入10%乙醇水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膜重量增加的情况如下图:
随着膜在乙醇水溶液中浸泡的时间越长,膜的重量呈明显增大的趋势,膜泛白严重,表面发粘严重,肉眼观察有溶蚀甚至溶解的痕迹,说明介质不仅渗透到膜的内部,还溶解膜的表面层。将膜烘干后重新测其模量,数据如下:
树脂膜泡乙醇水溶液后,模量呈迅速减小趋势,并很快接近吸收饱和值。
以上的分析说明,在耐介质方面,不同的介质对水性聚氨酯膜的破坏机理是不同的。水主要以内部渗透溶胀破坏为主,碱主要以表面溶蚀破坏为主,而乙醇两者兼而有之。